ヽ(・×・´)ゞ 對於哈利波特的翻譯……

今天看到《哈利波特翻譯》 (存檔) 這篇文章,突然開始回憶自己過去讀這套書了……

HP剛出時,大概是國中左右吧,不知不覺已經那麼久了……想當初,有幾個譯名我讀起來也會覺得很怪,但實質上,卻能接受呢……

第5集出現的人名中,「小仙女‧東施」是余國芳堅持下的產物,原文「Nymphadora Tonks」的東施,因為愛變裝、愛打扮,因此余國芳在「唐可」、「糖可」等譯名中,獨排眾議大膽強調「s」的發音,變成了「東施」,至於東施為何不願別人叫她「小仙女」?余國芳說「原文的字根是專門引誘男性的水生精靈寧芙的意思」,她原想翻成「蛹多拉」,但大家討論後,考慮小朋友的閱讀,定名為「小仙女」。

第5集中的「騎士墜鬼馬」也是余國芳的原創,為了「thestral」這個字,她翻遍字典尋找典故,但也只得到「怪獸」的解釋,有些譯者翻成「賽司綴」、「飛龍馬」或「飛馬」,最後余國芳聯想這種馬只有見過死亡的人才看得到,死亡、騎乘困難加上音譯,就創造了「騎士墜鬼馬」這個譯名。

布萊克家族的家庭小精靈「怪角」也是余國芳另一個得意作,部分譯者翻「克里奇」或「客氣」,她考慮人物性格並結合台語「怪腳」的趣味性,創造出「怪角」這個名字。至於這一集中最顧人怨的「恩不里居」教授,原想翻成「楊不疾」,最後為了對應校長「鄧不利多」,而選擇這個較沒有批判性的名字。

東施這翻譯真的是很經典,畢竟我們華人對「東施效顰」早就耳熟能詳了,取個這樣的名子也很容易讓讀者記住角色。

騎士墜鬼馬也是,又是騎士又是「墜」這種充滿煞氣的詞,雖然我在注意到之前老是念成「騎士『墮』鬼馬」,也是個很經典的翻譯

這邊原文沒提,但我還想提一個翻譯——「催狂魔」。原文是 “Dementor”,源自於拉丁動詞 “dēmentō” 和形容詞 “dēmēns”,有(自己)瘋狂的意思。大陸翻譯的「摄魂怪」就很直白,一看就知道這是怎樣的怪物;台灣翻譯的「催狂魔」則是比較能讓人能感受到「邪惡」、「瘋狂」。兩者都是很棒的譯名!

不過,要我挑的話,我想說「麻瓜」這翻譯,可能是為了小朋友好記才會選音譯吧。不然當初我在讀的時候,一直都不懂麻瓜這詞到底有什麼歧視意涵

當初慧眼獨具,力薦「哈利波特」在台發行的皇冠英文主編余國芳。有時,決定了1個譯名,會緊張到徹夜不得眠,一直要到編譯群都認可了,甚至老闆也說好,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。」

第5集「鳳凰會的密令」也有許多新名詞有待商議,尤其,這一次是團體作業,每個譯者有不同的創意,如何抉擇,成為一大考驗。余國芳說:「我們得經常開會討論,光是譯名依字母排序下來,就有厚厚的一本。」印象最深的是為了鄧不利多在37章裡對哈利波特說的一長串英文文言,既要翻成中文,又要老少咸宜,當時曾為了「defendant」1個字,就花了3天討論。

不得不說譯者辛苦了,我自己曾經翻譯過《もっと!ガールフレンド(仮)》漫畫的幾話。翻譯真的很累……相比之下閱讀輕鬆多了,只需要讀懂意思就好;翻譯不是,人家不是常說嗎? 要達到「雅」真的不是什麼簡單的事。

兩種語言都能通是最基本的了。再來有的時候不能直譯,不然無法將原文的隱含意義翻出來;有的時候則是要像「東施」、「騎士墜鬼馬」這樣,既非音譯亦非意譯,使用一個全新的詞彙將至翻譯

不過,我覺得最累的,應該是翻譯特殊語言吧,例如古文、方言。像HP就有上面提到的鄧不利多對哈利說的文言英文。我以前翻譯GF漫畫時,就有遇到一篇漫畫同時出現大阪腔、京都腔……(見下圖),那時我的作法是直接找翻譯機,將譯文全都丟到翻譯機翻譯,然後在旁配上原本翻譯的國語。當然這招正職翻譯可不能用啊


雖然不是翻譯,但我記得《Fate/Apocrypha》的作者—— 東出祐一郎有提到,每次要寫莎士比亞的台詞就讓他很頭痛,他要寫出的台詞得既是古英語又要帶有詩意。
說真的,對一個不是學語言學的非英國人而言這任務也太艱鉅了吧

總而言之,翻譯真的很耗神耗腦,各位譯者真的辛苦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小提示:留言時,可以使用粗體(<b>)、斜體(<i>)、超連結(<a href="網址"> </a>)。另外,以「名稱/網址」留言時,網址可以留空的。